一、主题及内容
主题:一流课程建设交流研讨会
内容:
1.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廖元秀教授分享创建一流课程心得体会,包括创建“一流课程”的背景,以及课程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方法提出,教材建设,申报一流课程的准备环节和重点工作等。王利娥副教授分享慕课建设经验,包括拍课过程的注意事项,课程的设计理念;翻转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翻转式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线上学习的驱动与检查,线下课堂的组织以及课后的拓展,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课程申报材料的准备,包括课程的推广与交流,教学过程的留痕,课程特色的凝练,教学评价等。
2.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及评价:校级视导员黄玲老师讲述大学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并传达学校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精神。
3.课程思政介绍:活动负责人介绍课程思政,包括为什么要课程思政,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课程思政等内容。
4.参会教师交流经验。
二、主讲人:廖元秀,王利娥,黄玲
廖元秀 教授,硕士导师,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系广西师范大学校级视导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形式化方法。主讲的《离散数学》课程,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入选广西区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主编教材《离散数学》(第一版)和《离散数学》(第二版),这两本教材分别于2010年和201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二版于2017年7月入选科学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广西区级教改A类项目1项;主持完成广西师范大学教材立项建设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区级教改项目2项、广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和教材立项建设项目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王利娥 副教授,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计算机基础课程负责人。
教学方面:获2019年校级教学能手称号;主持2019年区级一流课程;主持“互联网+”时代西部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主持2016年区级教改项目“《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主持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获2016年校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支持计划;参与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用型院校全景式智慧教学关键技术研究”;参与2020年区教改项目(2020JGB124)-‘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作为主编编写教改2部,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2部,参与编写教材多部;科研方面: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推荐系统、区块链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青年基金1项,校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mputers & Security,Neurocomputing,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黄玲 副教授,校级视导员,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教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本科教学主要讲授课程“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编译原理”,科研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0年11月14日(星期六)上午8:30开始
地点:育才校区逸夫楼二楼会议室
四、联系人和方式
联系人:蒋月红
学院电话:3560762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