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建党百年党史混合式教学改革研讨会

时间:2021-07-09浏览:154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高校思政课和百年党史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在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何采用当代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革新?这对于处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正在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常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推动进程。然而,高校教师是否做好了应对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想准备、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积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精心准备并按计划和召开了百年党史混合式教学改革研讨会。

        2021年7月2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11位教师和20余名学生,汇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506会议室,围绕建党百年党史混合式教学发展趋势、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混合式教学改革解决对策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唐咸明副教授主持。

        研讨会议首先由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首席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张红教授作主题发言。在发言中,张红教授首先明确了什么是混合式教学,介绍了学术界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接着,张红教授结合近两年到自治区高校(含高职高专)开展思政课教学检查的情况,结合自己探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体会,认为在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广西的一些高校已探索出了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对开展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一定要有紧迫感,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确保广西师范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改革保持在全区的先进水平。在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方面,张红教授以超星学习通、智慧树平台为例,介绍了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过程有机组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具体过程。最后,张红教授还强调了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教师要搞好混合式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认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同时还必须扩宽视野,广泛收集材料,并积极寻找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结合点,探索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科学有效衔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韦健玲教授围绕“党史混合式教学改革反思”为主题,就高校思政课和党史教学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详细地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目前广西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把线下教学内容全部搬到线上去,就认为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没有真正弄清楚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本质区别和有机联系,或者说没有真正弄通弄懂什么是混合式教学改革,这是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存在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其次,线上教学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在于网络技术开发有待提升和成熟,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亟待完善。韦健玲教授提出,必须从端正百年党史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正确理解,推动在党史和思政课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建构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文献、重要历史人物等在内的权威党史资料库,通过系统整理归纳形成党史资料数据链,便于在高校党史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推广运用;建议党史混合式教学与学习强国链接;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管理,特别是加强教学改革过程管理,通过教师的混合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推动智慧树、超星微课堂等数字化教学网络平台功能的完善发展。

        接着,周艺副教授、林全民副教授、吴布林副教授等纷纷发言,就高校思政课和百年党史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亲身体会、存在问题和如何改进等,分别畅谈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党史百年混合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学业务水平,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内的最新运用技术,推动完善智慧树、超星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功能的日趋完善,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和百年党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提升高校思政课和百年党史课堂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