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书育人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也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遵循。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新型电子器件不断涌现,促进了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作为电子技术主要标志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020年11月12日下午,电子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以“模拟电子技术”和课程思政为话题,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由电子工程学院主办,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办。
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三项内容,首先,朱君教师介绍其主持的课题——模拟电子技术,2019广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接着,朱君教师做主题报告“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专业基础课”。最后,与参会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专业基础课。
会议上,朱君老师主要提出了以下内容:他认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还不断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多种育人要素,如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感恩、孝等,深入研究课程的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将上述育人要素恰如其分地嵌入专业课堂中,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陷入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两张皮”的困境。经过实际的课堂讲授验证,团队尝试融入思政教育的专业课堂效果反响热烈,实现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共鸣。
会议过程中,专家围绕思政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一研讨。专家们认为:思政教学科研要融入爱国、新技术、团队协作,培养团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激发求知欲,激励学生知识点重要性,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
本次活动全面探讨了关于新一届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的人才培养,2个小时的讨论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有了全面认识,最后主讲人总结如下:“课程思政” 建设的成效在学生。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做人的准则,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培养“ 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