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在育才校区外语楼202会议室,举办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有实效的大学学术英语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大学学术英语团队主办、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办。由甘玲玲系主任主持,团队的四位骨干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学学术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参与本次沙龙活动的有主管大学英语教学的周晓玲副院长、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刘姬博士,外国语学院部分老师以及法学院等外单位的教师代表。
甘主任首先以“ 助力一流本科教育,打造校本特色的《大学学术英语》金课”为题从金课的内涵、学术英语的内涵以及本校开设的《大学学术英语》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估几方面对《大学学术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做了概述,重点阐述了我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讨的思路。接着,龙晓梅博士从文化批判视阈探究了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的实践,她从《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定位、目标和内涵出发,结合文化研究的理论,分析了课程教学材料的选择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具体分析了文本语言体现的文化语境、现代语境下个人身份认同危机问题。黄云云老师以学术英语写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大学学术英语混合式社区写作的教学思路与具体操作,她首先介绍了社区写作的背景、基本概念与思路,然后结合学术英语的核心技能(信息概括力、观点论证力、知识分享力)提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施方案“课前阅读---课堂演讲---课后写作”,并从作文修改度、语言贡献度和内容推荐度三个维度来评价写作成果。最后,易振老师从语料库的视角分析了学术英语资源的选取方法以及如何改编学术英语的文本,他具体介绍了一些学术英语资源的数据库以及数据溯源,从课程的内容方面做了具体的探讨。
沙龙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就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会教师就学术英语方面进行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切磋。刘姬博士表示很欣赏学术英语团队的积向上的氛围,同时指出了需要研究出更加逻辑的体系。最后,周晓玲副院长做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围绕我校新开设的《大学学术英语》课程进行了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探讨,她认为此次沙龙氛围积极向上,体现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高素养,创造了合作、研究、分享等共谋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接着周副院长指出这次的沙龙活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我校的《大学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将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精心挑选和设计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运用智慧教育的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英语水平,同时,《大学学术英语》要与《大学通用英语》的教学形成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切实提高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